在5/20準備放假的前一天,
正好發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…
因為是值on call班加上ICU班,
所以就花了比較多的時間作第一線的處理…
累當然是會,但也還好有許多同科和友科的學長幫忙,
加上不管是急診、一般病房、ICU、加上開刀房的護理師們一起合作,
總算在第一天結束後看起來至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果。
照顧的部份就不提了,
但是整個晚上面對這幾位無辜受重傷的小朋友,
心情實在有點沈重,
雖然是在放假,卻好像怎樣都無法休息,
乾脆寫個東西記錄一下。
台灣作為一個行人地獄說實在也不是第一天了,
不過到現在改善的情況還是很差,
其實我自已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使用者自已的心態問題
人治大於法治
每次發生死亡事件,就一定會有第三方出來說什麼肇事者不是故意的,平常做人做事都很好等等
聽到這個我都會想說:你到底是再說什麼屁話…
很明顯的,活著的還有人幫忙說話,反而是死掉的沒人幫忙
這種情況還幫肇事者說話的人,
其實根本也是一個加害者的角色,
完全沒有去考慮受害者的心情。
說實在,如果科技已經到了2077的時代,
應該要讓說這些話的去體會一下受害者當時受到傷害的過程。
就算是加害者真的其他方面還OK好了,難道這樣就可以抵消自已所作的錯事了嗎?
佛法也解釋過這件事,就算做了再多的善事,仍然要去承擔自已過去的業,
但是在台灣這個人治大於法治的社會,
我們太過重視人際關係,
然後在一開始發生小錯誤的時候,不讓做錯事的人承擔責任,
導致最後發生更大的問題,付出了更大的社會成本
例如無照駕駛、酒駕,幾乎是一而再的發生,
或許有人會說,台灣就是需要喝酒啦,
或是有的地方就是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啦這些,
其實這些都不是理由,
不過就是我們想用這些藉口去包庇利益重疊的人,或只是我們不敢指出對方的錯誤而已。
對人的尊重
當然台灣的交通道路設計也是有問題,
但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對其他用路人的尊重
這點是不管使用什麼交通工具,甚至是步行都一樣
最常看到的就是開車路邊臨停然後下車買東西,下車送貨,
騎摩托車突然切外線停車、買菜
我也常常看到使用電動輪椅在室內橫衝直撞的…
其實反映出來的心態不就是:我的時間最重要,管其他人去死。
沒錯,先找個地方停下來,然後走一段路去買東西確實是要花很多時間,也很不方便沒錯
但是對其他人來說,不會雙向道被卡住,後面的人不會因為突然的急停發生事故,或是被突然的開門撞到…
隱性的社會成本其實是可以減少很多的。
反省
當然我自已也很多要學習的,
但是因為自已也有小朋友,
帶小孩走在路上實在是很常碰到危險的狀況,
有時甚至是很想罵人的程度,
加上這次的事件,
所以這篇日記就蠻負能量的。
最後還是希望受難者都儘快順利恢復。
PS: 文筆不好,有試用chatGPT幫忙修飾這篇,但是發現把「屁」刪掉了,所以還是改用原文發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