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已經久沒更新,但看到領頭羊(Se-yi姊)寫的文章,想到在某次門診,追踨好一陣子的患者A說了內心話:
「醫師,老實說我剛開完刀的時候實在蠻恨你的…」
在國外進修的時候,雖然去的是米國,但是蠻有趣的地方是:
1 去的地方台灣人並不多
2 正好有許多不同國藉的人也同時在當地進修,包含南美,歐,亞。
雖然說其實待的時間不長不短就是一年而已,而其中當然也有各種心情轉拆,但回想起來其實蠻有趣的。
而正好有這個機緣參與這門「跨國團隊管理心得」,當然自已是沒什麼團隊可以管,最多就小孩,而且還是台灣藉的…但其實自已是有計畫有機會在去不同的地方學習,因此就抱著好奇心來學習。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來報名的同修們其實各自也有不同的出國經驗,也正好可以交流。
就課程上了解到的,其實和自已當時的經驗真的很類似,雖然一年看似很長,但其實中間的心情轉變就如同問卷的結果一樣,從一開始緊張,接著是初來的興奮之情,但隨著工作內容的開展和不同文化的衝擊,導致心情的起伏,直到最後好不容易比較習慣彼此的合作,其實是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的。
或許自已未來並不需要再次經歷這麼長時間的出國進修,但也許日後有機會碰到其他國家來的人
時,自已可以運用課程上所學到的,例如4A, 心態轉變法等等,儘早的幫助他們融入這裡的工作團隊。
另外有幾個是有點震撼到的地方,第一,就是過去自已對其他國家的印象,和當地實際的發展情況的差距是如此的大,當然自已的印象大多來自國中小學的經驗,到現在2021年當然是差距很多。
第二,對於一些名詞的意義,例如像EQ, 國際觀,文化智商等等,雖然在不同的媒體上看了許多次,但是發現到其實自已對這些名詞是有許多的誤解,在課程後其實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。
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如何讓一個結合不同國家成員的團隊如何運作,當然不一定是「管理」,對我自已來說反而是怎麼樣快速的接受對方的不同,像歐洲國家也許就比較直線性,南美就偏向多元性等等,然後進一步的運用AMTU四部曲。但是至於用什麼樣的策略來建立文化價值,這就比較超過我的認知了,也許其他的同修們比較能體會吧。
三、結尾
雖然目前疫情下很難出國,但畢竟隨著交通方式,通訊方式的進步,人和人的距離一定會愈來愈近,和各個國家的交流除了愈來愈多,也相對的要面對不同層面的挑戰。套用課程中的話,雖然會有一些挫折,但也不需要鑽牛角尖,多問快學就對了!
ps: 梭哈人生在netflix上有耶,另外「零規則」也有電子書可以買喔。
其實進修的時間是201909月,之所以拖到現在才放上blog只是因為…懶。當然現在因為疫情,也沒辦法出國,但話說隨著現在疫苗的量愈來愈足夠,台灣除了有AZ,現在好像連moderna也來了,相信只要大家好好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離,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動,在家好好炒股唸書,將來總有機會再出國玩進修的。